您当前的位置:第一教育网资讯正文

协和为何能担起重症救治职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4-15 19:45:29  阅读:3610+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严冬寒冷,风雪吼叫,2020年的冬季真是狰狞、难熬!

在全我国公民抗疫最严峻时期,我曾被这样一对数字震动了:3月5日,国家卫健委下达通知,紧迫组成121人的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短短3个小时内,一共有在职员工4000多人的北京协和医院,有3306名医护人员自愿报了名!

作为一个在协和大院长大的子弟,对那今后发作的一切工作,我都不再惊奇而更以为水到渠成:

协和人冲上武汉第一线。

独立承当起重症病房的救治使命。

顶尖专家挂帅重症病区。

ICU拔管成功率最高。

把一位位患者从死神手上抢救回来。

建立起具有标杆含义的“协和计划”。

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4位中青年医师代表用纯熟的英文向中外记者具体的介绍新冠肺炎重症救治的办法、阅历……

协和,究竟是协和。今世协和人依然是我国医学界俊彦。因为他们的到来,不光患者们心里结壮了,就连整个儿荆楚大地都安稳了不少,江城更有了打败疫魔的决心。

▍4月12日,一名在疫情防控一线感染的武汉当地医务人员即将被转往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队员为这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按摩手部。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协和,百年不倒的协和,令人高山仰止的协和,她的高度究竟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原因有许多,我个人以为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患者至上”的崇高医德,二是严厉到苛求的八年精英教育。

医师像妈妈的服务艺术

自打学前就入住协和大院,至今现已半个多世纪。我犹非常明晰地记住,上世纪六十年代去协和治病,那时还有好些诊室在地窨子里。其时我们小孩子一点儿都不惧怕,因为在我们的小心眼儿里都信赖“医师像妈妈”这句话,真的,这句话不虚,她们(还有他们)都是和颜悦色的,笑眯眯,不板脸,可见协和的医者仁心。

大神级医师吴阶平大夫曾说过:“我以为做一个好医师要不断从三方面尽力。一是一心一意为公民服务,有崇高的医德;二是有精深的医术,能解除病者的疾苦;三是有服务的艺术,取得患者的信赖。关于第三点一般人并不很注重,不以为其间大有学识。我感到有阅历医师的杰出之处就在这第三点上。”

这三点,从吴阶平、林巧稚所代表的医师教授们,到聂毓禅、王琇瑛为代表的护理们,在1966年曾经,根本都做到了。在今日,也仍是要求得很严,这首先是百年协和可以百年不倒的不二法门。

林巧稚抛弃考试去救助晕倒的考生,最终被协和医学院选取的故事广为流传,此处不赘述;她还有几个不太被人知道的“习气”:她看门诊时,总要看完当天挂号的一切患者才下班。假如她看到哪个患者表情苦楚,还会丢下手里的事去直接问询。有时护理提示她说,待诊室里来了“特别患者”,林大夫总是严厉地答复:“病况重才是真实的特别……”

▍林巧稚(前右)在查看初生婴儿的健康情况(材料相片)。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诞生。林巧稚是我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之一、新我国第一位中科院女学部委员,福建厦门人。她提出和掌管了大规模的子宫颈癌普查普治,使其死亡率敏捷下降在拟定婚姻法、妇女劳动保护法令、倡议优生优育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主编有《妇科肿瘤》。她于1983年4月22日去世。图:新华/TAKEFOTO

闻名外科学家、我国现代根本外科奠基人之一的曾宪九教授,也有让晚辈终身铭记的一件事:协和医院原外科钟守先主任回想说:“有一次,我们正在查房,一位护理跑过来说,近邻病房有一患者忽然不行了。曾主任带着我们敏捷赶过去,这时患者现已中止了呼吸,曾主任一个箭步冲上前,毫不犹豫地为患者做口对口的人工呼吸,这一动作鼓励了周围一切的人,我们争相上前替换参与抢救,最终使患者脱离危险。”

相似这样的事,在老协和,在协和老教授们身上,多多矣!面临这样崇高的“协和精力”,谁能不为之动容!“老协和传统”能薪火相传到今日,靠的便是百年来有贡献精力的“协和人”。

八年学制75分及格

协和医学院坚持实施精英教育,学制长达8年,即:三年医学预科再加五年临床教学及研讨。先要在燕京、清华、北大、南开等最好的大学读3年预科,然后考试成绩合格者才干转到医学院本部持续攻读。协和医学院每年一共就招几十名学生(至今如此,即便其他医学院扩招到数千人,协和医学院仍是每年只招90人),可说是尖子中的尖子,学霸里的学霸。当年的考题之难,简直是今日各大学名校都不敢幻想的。比方1949年的英语考试,其间的一道大题,是要求用英文写出《桃花源记》,既考了古文根柢,你首先得会背原文啊,又考了快速译成英文的才干。天哪,这中文、英文都得好到什么程度才干做到啊!

3年预科读下来,从数、理、化、文、史、音乐、美术、书法诸方面的常识堆集,到树立起“患者至上”与“贡献”的医学观念,再到心思学上的适应与认可,大约就只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可以转升到医学院本部,开端进入医学专业的学习。这回是全英文教学了,像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相同严厉,所以1949年曾经北京协和医学院“老结业生”们,一起亦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协和护校结业的“老护理”们也取得美国注册护理资历,全世界供认。

且请看吴阶平副委员长回想自己在协和医学院做学生时的情况:

“早8点从宿舍到校园,12点往后下课,赶回宿舍午饭,午休不超越半小时又赶回校园。下午2点开端试验课,规则5点完毕,有时却拖得很晚,有一次直到午夜1点做出试验成果才干休。6点晚餐,饭后到图书馆自习,晚10点图书馆闭馆,回到宿舍持续学习,到12点今后才歇息。考试前更是严重,有的同学焚膏继晷复习功课。因为学习过火严重,同学们的健康情况遍及下降,还有的得了结核病,校园方面为此提高了膳食规范,并补贴了膳食费。”

老协和医学院实施“严酷”的逐级筛选制:一门必修课不及格有必要补考,两门不及格留级,三门不及格就要被开除,而那里的及格线不是普天之下的60分,而便是协和“蛮横”的75分。

1924年,协和医学院的第一届学生结业,入学时接收的是9人,结业时只剩下3位:刘绍光、侯祥川、梁宝平。协和寻求的便是“小、精、尖”的育人系统,实施的便是严酷的逐年级筛选准则,为建立起我国培育现代医学人才系统蹚出了一条路。从1924年到1943年的二十年间,协和医学院一共只结业了311人,均匀每届15.5人,数量少得“不幸”,质量却高得“可怕”,从这儿走出了张孝骞、林巧稚、黄家驷、吴英恺、曾宪九、吴阶平、诸福堂等一批医学大神。便是他们,日后在全我国各地兴办医院,培育学生,为我国现代医学的开展做出了“梁柱”性的贡献。

协和大院里的神人

解剖学家,医学教育家张鋆教授的课只需上过一次,会毕生不忘。上世纪40年代,曾以我国人脑沟回形式的科学现实,反击了帝国主义分子诬蔑我国人种“低质”的谬论。他就住在我们协和大院36号楼,被尊称为“张老爷子”,我见到他时,他现已上了年岁,瘦,高,冷峻,腰杆老是挺着,像一块行走的木板;头发斑白,已见稀少,但梳得一丝不乱,走在大院里,既不快也不慢,从不跟人打招呼,只依照他自己的节奏行事。听说他给学生上课时也是正襟危坐,不怒自威,令人生畏。但他言语逻辑谨慎,没有废话,又通晓中、日、德、英四国言语,讲课时不只表达自若,并且引经据典,浅显易懂,把非常单调的解剖学等课程讲得妙趣横生。最惊倒学生的是他授课时从不带挂图,讲到什么地方需求图画演示时,立刻就在黑板上画,有时两手各持一根粉笔,一起发力,双管齐下,瞬间就画出来了,真是胸有成“图”。要知道,那是德国闻名解剖学家索波塔编写的世界通用教材三大卷的《人体解剖图》啊,真是大神啊!

听过吴蔚然教授课的学生也会记忆犹新,说他讲肛肠疾病,从直肠齿状线开端,讲到肛瘘的构成,从解剖到临床,循循善诱,浅显易懂。尽管这些专业医学名词我们不明白,但内中那种叫“气质”的东西,外行人仍是能感悟到的,顿觉有一种感动袭上心头。

一代代“协和人”留下了共同而厚重的遗产,其间很重要的一项,便是协和医学院这八年制教育。已然阅历了一百年,协和医学院可以说是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系统的奠基者和推动者,它创始了我国:

第一个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系统。

第一个高级护理教育系统。

第一个住院医师培育系统。

第一个公共卫生教育和实践准则。

第一个医学研讨生教育系统。

第一个“MD+PHD”双博士培育准则。

……

从协和连绵不断走出的学科奠基人和名医我们不乏其人,证明了八年制医学教育系统是科学的、成功的、正确的。

那么,八年学制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它究竟好在哪里呢?八年制的学习,两门挂科不给博士学位,三门以上不及格连硕士学位也不给了。严酷筛选的成果是,能笑着结业出来的,后来差不多全成为我国现今世医学界的栋梁——吴阶平一辈1949年曾经结业的“老协和人”是“大神”和“大医”,1966年曾经结业的“中协和人”是“大腕”,上世纪80年代今后结业的“新协和人”仍是我国医学界中的“大咖”。

而结业后,当一个协和结业生来到患者面前时,他的医疗人生也只不过才刚刚走了一小步,前面还有千山万水等候他和她尽力行进呢!

协和医院的院训是:谨慎、求精、勤勉、贡献。

协和医学院的校训是:谨慎、博精、立异、贡献。

百年协和,百年饯别,百年崇高,百年盛名,百年光辉!

以我一个外行人、一个在协和大院寓居六十年、从小到大一直在协和治病的“资深患者”来看,我真 心以为,协和医院仍是“牛”在她那一百年来构成的传统,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她的高度就在这儿!(责编:赵李红)

来历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韩小蕙

修改:杨昌平

流程修改:郭丹

声明:本站所发布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但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