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一教育网资讯正文

村小只有一名学生校园没有被归入撤并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1-06 12:51:07  阅读:3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责任编辑NO。蔡彩根0465

(原标题:村小只需一名学生 教育局:校园没有被归入撤并方案)

济川村是福建省莆田市仅有一起具有“中国前史文明名村”“中国传统村落” 两块金字招牌的村庄。

2000年建筑的济川小学三层教育楼,现在一楼改成了村卫生所,二楼左面榜首间教室还在运用,其他教室堆积杂物或作为教师宿舍、厨房。陈强/摄

济川小学仅有的学生在教室里学习。罗丽娜/摄

新年榜首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景仰前往福建省莆田市济川村,这里有宋代天堂宫、宋代古桥、宋代古井、千年古树、云山书院、郑氏书堂遗址等许多人文和天然景观,当地人说这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前史的汉代古村落”。

在坐落村口的济川小学三层教育楼,教室里只需一张堆满讲义和作业的书桌。

本年51岁的温先凤长时间在这所小学任教。他告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1998年9月,他刚到济川小学任教时,有23名教师和500多名学生,“每个年级都有两个班,还办有幼儿园”。现在,全校只剩余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两名教师、一名保安和一个行将退休的炊事员。

与温先凤伙伴的57岁教师林国珍是这所校园的负责人。他说,2006年全校还有200多名学生,从2009年开端学生人数骤降到两位数,2016年变为个位数,2017年只剩余两名幼儿园学生。2018年从城里转学回来一名五年级学生,加上两名幼儿园孩子,全校是3名学生。2019年,两名幼儿园孩子被家长带到城里读小学,校园就剩余一名六年级学生。

该校仅有的学生是一名12岁的女生。据她母亲介绍,女生刚上学时在济川小学就读,后来考虑到同学太少,四年级时就转到升天县城关的一所小学寄读,由奶奶在当地租房子陪同。“一年下来,多花费了上万元,家里经济受不了,并且白叟家在县城也管欠好孩子,所以五年级又转回村里来读书”。

记者问这名女生小学结业后预备去哪里读书,她垂头盯着手机边玩游戏边摇头却不出声,她母亲接过话茬说:“乡里有初中,但学生很少,最好能到县城的中学去读。”

温先凤剖析,导致济川小学学生大幅削减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村庄出生率下降,生源越来越少;二是乡镇化脚步加速,青壮年纷繁带着孩子到城里营生、买房久居。济川村户籍人口3000多人,学龄儿童150多人,但常住在村里的大约600人,多为白叟和妇女;三是跟着学生数的削减,一些家长以为村小教育质量不高,就随大流把孩子转学到外地就读。

虽然只需一名学生,但两位教师仍是尽心尽职,认真完成教育使命。每天六节课,上午下午各三节,除了轮流上语文、数学课,还开设了科学、思想品德、当地教材三门科目。

“音乐课,咱们两位教师都不懂得歌唱就无法上;体育课,就到操场上活动活动;英语课,上个学期乡中心校每周派英语教师搭车10公里过来上两节,这个学期英语教师调走就没上了。”温先凤介绍说,自己教的这名学生成果还不错,上个学期末统考,她在全乡3所小学6个五年级学生中考了榜首名。

济川小学从前的光辉,令当地人引以为豪。据济川村官方微信大众号“人文济川”的一篇文章介绍,“高考制度康复以来,济川村清华‘三连冠’、父子‘双清华’、‘父清华、子北大’、‘兄清华、弟北大’等高考奇迹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有12人考上清华、北大,本科、大中专院校结业生有800多人,16人获博士学位,52人获硕士学位,高档专业职称和处级以上干部近百人。”

悉心发掘研讨村史的古稀白叟林光华告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济川村的耕读文明有上千年的前史,村里的郑氏书堂遗址和唐代云山书院是最好的见证。新中国建立伊始,济川村就开设了完全小学,“我的父亲和弟弟先后在这里当过校长,培养了不少人才。上世纪80年代,咱们村接连3年都有人考上清华大学,升天县一中很喜欢接收济川小学的结业生。”林光华说,现在校园只剩余一名六年级学生,再过半年结业后,假如没有新的学生,这所有着70年前史的校园就可能停办。“咱们正在努力争取把校园保存下来,以保存前史文明底蕴”。

清华大学资料学院研讨生林逵2001年至2007年就在离家缺乏百米的济川小学读书。“其时校园每个年级都有两个班,每个班有50多个学生。”林逵说,现在村庄校园的教育质量和城里比较差许多,许多家长为了寻求优质教育资源就到城里买房。面对村庄校园衰败的情况,他感叹道:“很可惜,但也没办法,只能顺从其美了。”

济川村一位80后村干部在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聊地利表达了对立的心思:现在校园面对停办,咱们打心里过意不去。可是假如就这么持续拖下去,一个学生装备4个教职员工,显然是一种资源糟蹋,并且学生遭到的教育也不完整,有些科目无法上,到了中学今后跟不上怎么办?他以为,当下最重要的是经过开展旅游业来完成村庄复兴,“只需乡民在村里有事干,才会把孩子带回来,到时候校园有了学生,天然就会有气愤!”

莆田市升天县教育局初幼教股股长柯向东在承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电话采访时表明,考虑到济川村作为前史文明名村的特殊性,济川小学还没有被归入撤并方案。假如将来该校没有学生,校园仍将保存,校舍托付村委会办理,教师则调整到本学区的其他校园。只需有重生或学生回流,校园还能够复办。

21世纪教育研讨院副院长熊丙奇以为,国家分外的注重村庄校园建造: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标准村庄义务教育校园布局调整的定见》;上一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村庄小规模校园和乡镇寄宿制校园建造的辅导定见》。在他看来,国家既给村庄孩子进城读书的挑选(办妥乡镇寄宿制校园),又给留在村庄的孩子发明好的肄业环境(办妥村庄小规模校园),这是正确的开展村庄教育的思路,如此才干构建杰出的村庄教育生态。

责任编辑:崔宁宁

声明:本站所发布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但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