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一教育网资讯正文

与咱们同行的是怎样的世界——速递第六届中国教育立异年会之学生论坛和世界论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2-08 11:06:53  阅读:7809+ 来源:自媒体 作者:星教师

原标题:与我们同行的是怎样的世界 —— 速递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之学生论坛和国际论坛

昨日,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进入第三天,也是“石头汤学校”的最后一天。

上午的内容是学生论坛,下午的内容则是国际论坛。

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前者让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看教育,后者让我们透过外面的世界看自己。这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与我们同行的是怎样的世界。

学生论坛

  • 学生论坛主持人:赵桂霞,潍坊歌尔教育集团总校长

赵桂霞讲到:“从来没有一个教育的论坛,由学生唱主角。但是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总是把最好的时光留给孩子们。如果孩子们不在场,我们谈论教育还有什么意义?我们昨天和前天两天的教育分享的这些成果,能不能在孩子身上得到落地,必须通过孩子们的反馈,达到一种印证。”

  • 宋晨宇轩:1000多天,22本日记,留住我的童年
  • 重庆璧山实验小学 四年级

“日记记录了我的成长点滴,它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慢慢的变成了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宋晨宇轩向在座的所有校长、老师分享了坚持只做一件事的“毅力”。一千多天,三年时光,二十二本厚薄不同的日记本,从最开始写出来的日记只有一两句简单的话,到记录旅行生活、介绍军事武器……日记留住了宋晨宇轩向童年,也留下了成长的很多关键瞬间。

日复一日地写日记曾让宋晨宇轩想“罢工”,但同学的赞扬、家人老师的鼓励以及做妹妹的好榜样,给了他巨大动力。现在,宋晨宇轩已将日记当成一个“树洞”朋友,记录生活的喜怒哀乐,更陪伴他成长。

  • 齐香媛:从临摹爸爸和妈妈,到原创自己的人生
  •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 五年级

作为一名“节气女孩”,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女生齐香媛讲述了自己寻找节气之旅的故事。

一次不经意的旅行,开启了齐香媛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领略节气之美的爱好。从此,她与节气结缘。为了观察节气,制作专用的节气自然笔记,别出心裁录制节气视频,和同学一起完成二十四节气实践成果,把节气自然笔记以话剧的形式展现。喜爱绘本的她还自创第一套节气科普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除此之外,她录制了24期《听牙牙讲二十四节气故事》音频节目,给小朋友讲述那些节气的故事。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围绕着节气,她开启了节气之旅,原创出属于自己的节气生活。

  • 代解语 / 丁琬芹:我们喜欢的班级,自己把她“造”出来
  • 成都市实验小学 六年级

如果说,原生家庭可以在家庭空间塑造人,是否也应有“原生班级”这一个新的概念呢?代解语 / 丁琬芹告诉大家,要教好学生,从做好的老师,创造好的班级开始。

一次班级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更在乎教室的实用性,渴望在班级得到减压。在得到老师的允许后,代解语 / 丁琬芹启动了“教室改造家”行动。通过10个月的努力,教室焕然一新,拥有了植物区、阅读区、生活区、分享区,同学们在改造的教室里读书、学习、生活,教室变成了大家的第二个家,变成可自适化生长的土壤,被全班的同学爱着,改造着,珍惜着。改变原生班级很难,但她们却努力做到所见即所得。请给予孩子一点点空间,宽容那些“无意义”,允许他们在空间里试错。

  • 陈果:一个网瘾男孩的“自我救赎”
  • 杭州天杭教育集团 初一

改变原来的习惯,需要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陈果回顾了自己深陷网络游戏的经历,讲述了一个网瘾男孩的“自我救赎”。

小时候,父母的宽松管束,让陈果拥有了大把空闲时间,有了更多玩电子产品的机会。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为了发泄压力,他沉迷网游游戏,当然,带来的副作用显而易见——学习心不在焉、成绩下滑、不爱与人交流……一次父亲的谈话,终于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反省过程中找到沉迷网络的根本原因。原来,学习压力过大,最好的办法是学会化解压力,而不是一味地将压力发泄到网络上。当陈果摆脱了网瘾的控制,也发现了网络游戏的另一层面价值百科,同时埋下了创造心目中网络游戏的梦想种子。

  • 常远:化茧成蝶——我们应该一个爱好来辅助学习
  • 青岛超银中学(镇江路校区)初二

一次偶然的机会,常远接触到了戏剧表演,由此拉开了他的戏剧人生,也使一个性格内向、缓慢爬行的毛毛虫蜕变成万众瞩目的蝴蝶,成为“别人家眼中的孩子”。

在学习戏剧的过程中,他找到了自信,学会了释放压力,明白了即使跌入低谷也要有勇敢站起来的道理。戏剧逐渐成为常远学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在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也会通过录制小视频,配段影音来缓解压力,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中。一只蝴蝶飞不过沧海,但它挥动的翅膀,却能成为彼岸的飓风。常远坚信,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人生也都有不同的际遇,把握人生的机会,找出真正的爱好,也许,原本平凡的一生会因此改变。

  • 贺小语:我是小小的世界公民
  • 北京市海嘉双语学校 初三

“小小世界公民”就是那些热爱世界,想为世界做出贡献,随时随地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的孩子,这是贺小语对“小小世界公民”的定义。不止是做公益,从学校学生会、模拟联合国社团,再到班级里的班长,贺小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践行自己的诺言,带动周围的同学通过多种途径去改变世界。

为白血病患儿筹手术款,鼓励一对患贫血病的双胞胎,创作歌曲呼吁大家爱护环境,因为热爱才愿意付出。也许从很早以前,那份小小世界公民的责任便从她心里萌芽。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而是用学到的知识去改变世界,这就是一个小小世界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 柳亦池:云谷“谷粒”成长记
  • 杭州云谷学校 初三

来自杭州云谷学校的柳亦池分享了3张时间管理表背后的故事。从1.0版到2.0版,再到3.0版,时间管理表格的一版版迭代,让柳亦池见证了自己从懵懂,习惯于跟着别人的安排走,慢慢成长为学会有条不絮地梳理任务,规划人生,探索未来,做自己时间的主人。

未来还有很多路,但面对未知,她不再焦虑。因为心中有数,能够自如应对和判断,掌控时间,也就掌控了自己。倾听声音,选择最想走的那一条路,坚定、坚持地走下去,才是一个学生最强大的能力。

  • 舒际乐:我与虫子的那些故事
  • 宁波市诺丁汉附属中学 高一

有的人喜欢狗、猫、鱼、仓鼠,但是舒际乐偏偏喜欢虫子。坚持自己的爱好,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对舒际乐来说,这个爱好实在是太标新立异了。

如果要追溯爱上某种事物的缘由,那一定从他年纪还小的时候讲起。甲虫方面的书籍让他找到了兴趣和爱好,也开启了养虫的大门,这为舒际乐带来了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就像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开了一扇流通新鲜空气的窗户。舒际乐表示,除了父母的支持外,一路走来最重要的东西,是坚持和耐心,还有心中不灭的信念,不要因为小小的挫折和失败,就磨灭掉那份爱好和梦想。

  • 钱奕辰:一个文科生对人文教育的“灵魂三问”
  •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高二

钱奕辰从何谓“人文”,如何“立身”,人文与科学如何并举三问中,讲述了对“人文立身”这句话的理解。关于中学生的人文教育,她希望基础教育能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毕竟所有教育都有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希望不是急功近利,而是在漫长的积淀过程中去感染一个人的心灵;希望人文与科学并举,不摒弃科学,不冷落人文,将人文精神用在掌握科学的过程在,把立身统一在报国的大格局中。

她的灵魂三问引发了在场教育者的思考。或许对于教育者们,如何深入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如何切实落实人文教育的目标,如何解决人文教育中的问题,可能还需要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 王思又:我眼中的世界
  • 蒲公英泉源学校 高二

初到新高中,让身为学霸的王思又特别不适应。没有繁重的学业,没有做不完的习题,没有知识的灌输,没有学校条条框框的束缚,一切都是那么自由,这反而让王思又觉得没有踏实的成就感,他茫然失措找不到方向。

通过阅读《终身成长》他慢慢沉静下来,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节奏,并对自主学习乐在其中。做建模、办《泉源月报》、开个人摄影展,靠自己笔记方法和时间安排的日积月累,王思又终于开始体验到学习的真正乐趣。他感受到了学习的自由发展与支持,有宝贵而充足的课外时间和空间,能将一些新奇的想法付诸实践,不再跟随老师的脚步。

  • 陈靖瑄:信息爆炸时代的手机冷漠处方
  • 台湾大学 大一

“手机好像已经逐渐侵蚀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抗拒它。”陈靖瑄将“GO 爱台湾”的一项行动专案——《手机冷漠处方》专案,带进了小学五年级的课堂。她用原创视频、游戏和奖品的方式告诉比她小6岁的小学生们,手机有“正反”两面,要思考自己使用手机的习惯,并且告诉他们在下一个阶段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她意识到,我们应该做到的就是如何穿透机器这层冰冷的荧幕去看到人心,不要丧失同理心。这才是我们使用手机最重要的。

  • 郭天瑞:一场选择,就这样冲破了社会的藩篱
  •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大一

为了依旧可以在理想的美好憧憬中坚持一生所爱,身为00后的郭天瑞面临巨大的挑战——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一次又一次的抉择,让她选择不盲从、不随流,从一名建筑设计师到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创业经历使她收获良多,也不乏艰辛,这使得郭天瑞更加珍惜在校园里没有压力的学习生涯。

通过深度学习,郭天瑞逐渐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建筑设计师,她的使命不再是设计好一个建筑,而是和大自然和平相处,给大自然充分的尊重,将一切被忽略的资源循环使用、利用起来。作为00后的佼佼者,郭天瑞最终跟随自己的步伐,奋力向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着。

  • 何睿宸:我的自我教育之路
  • 复旦大学 大四

高中和大学,何睿宸都在音乐与社团之间来回转,虽然他认为这和所学的数理化课程没有一点关系,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从一个陌生的领域去变成一个熟悉的领域。通过不断完善自我学习的方法,并在这样的一个领域里面获得属于自己的优势。

何睿宸把获得的优势和经验转化成一套可以被教育和教育的方法:一个叫做记忆,一个叫做模仿。他认为,自我教育所注重的不只是对记忆和知识的经验和模仿,而是注重在接触一门新鲜事物的时候如何实现高效地理解。

国际论坛

  • 国际论坛主持人:钱志龙博士,独立教育学者

他讲到:很多人说,教育创新再热闹再好玩,最后你还不得考试?!这一句话,打击了太多人的积极性。那么,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学习评估这件事情。中国有句古话叫擒贼先擒王,教育评估,是整个教育生态里面最关键的那一环,看看我们到底还能怎样去面对?蒲公英教育智库的教育创新年会,不光是一年比一年规模更大,人数更多、场景更美。而且,它的国际化程度也在逐年提升。我们有幸请来了来自全世界6个国家的教育专家们、校长们来给我们分享,他们是如何用另类的评价方式,来支持他们学生的学习。

  • 吉姆·托格里尼(Jim Tognolini):教育评估的国际趋势及其对任课教师的意义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心主任

教育评价的国际趋势正在从常模参照转向标准参照,从考试转向校本评价。同时,前沿国家开始通过循证决策来变革评价制度。

吉姆•托格诺里尼希望,教师不要在每一次考试之后都跟学生说,你又落后全班了。他希望教师告诉学生,学生处于哪个级别,现在能做什么,可以做怎样的提升。

新的评价标准对于教师是有挑战的,教师必须在他的学科专业内部,不断设计出有效的任务来测试学生水平,而不是总设计一些考察项目来折磨学生。这些任务需要科学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现其习得所长。这也正是世界范围内的评价趋势,叫做循证决策。

什么是循证决策?举个例子,如果出现谋杀案件,警察会赶到现场,看到指纹记录下来,看起来好像是疑犯的指纹,但我们还需要积累更多证据。教师跟警察一样,看到一个孩子打另一个孩子,那么我们对打人的孩子有什么了解?就需要通过不断收集证据来证明是否出现校园霸凌情况。有了充分证据,才能够形成专业判断。循证决策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然,当决策是基于“可见的”证据时,教师还必须编制高质量的测试任务,掌握两套技能:评价素养和数据素养。教师具有评价素养,就能编写和选择高质量的评价方式,并根据评价结果改善学习;教师具有数据素养,就会知道如何对数据进行识别、收集、组织、分析、总结和排序,最后做出决策,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监控实施过程。

  • 劳拉·弗莱克斯曼博士(Laura Flaxman):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如何赋能于学生?
  • 深圳美国国际学校校长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标准化考试、总结性的评价为主,这种固定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全方面地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所以,我们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方式,主要包含以下6种:

第一,基于学习目标和能力评分进行评价;第二,通过表现性任务评价;第三,用成长档案袋开展评价;第四,学生主导会议自我评价;第五,展示会式的评价;第六,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进行评价。

这几个评价方式实质是一个系统性的闭环,在这样多元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得到更为科学全面的评价,同时,评价也成为了一种学习工具。

  • 乌拉.米姆拉(Ulla Mimura):忘却学习,才能找回最自然的学习方式
  • 维也纳共学村导师、发言人

通常意义上的青色是一个描述颜色的术语,但今天乌拉要讲的青色是一种青色范式,是以爱为基石,打造出的一个0~99岁的人们都能够学习的空间。

维也纳共学村(Colearning Vienna)的创始人罗兰·邓森德弗曾说:“为什么工作和学校是分离的?我过去每天送孩子去学校,然后自己再去另一个地方工作,但我认为养育一个孩子需要借助一个村庄的力量,我们该一起劳作,互相学习。”

共学村不是一个只适合孩子的场所,事实上,成年人的数量比青少年更多。在这所共同学习、工作的社区空间里,没有教室、不按照年龄分班、没有标准教材、没有家庭作业,甚至没有老师,有的只是学习指导。在共学村,大家学习如何在不同年级的群体中工作和学习。

在去学校化的过程中,共学村坚持三大核心,即自我管理、身心完整和进化性目标,借助Eduscrum和Schaubildarbeit两个系统,努力让在这个空间里的所有人不是提前计划,而是感受并回应,成为你自己,让自己发挥出最大潜能。

说到评价,乌拉介绍:“我们使用积极的评价方式,使用积极的表达。以往的很多评价往往只看到缺点,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对的,这会让学习参与者进入到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我们大家都认为宝贵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包含筑巢、领航、支持和放手这几个阶段,即为学习者搭建安全的空间,让人不再被动,在学习中不被干扰,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会互相冲突。学习过程中,有清晰的指引,持续的监督,学习者拥有足够的支持和空间,学生可以独立行动,成为可靠的、对自己负责任的完全个体。”

  • 尤里·贝尔法利(Yuri Belfali):学校的评价如何正面影响学生的学习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早教和学校部部长

今天的年轻人,需要为了未来做好哪些准备?具备哪些能力?

Yuri女士详细分享了前段时间由OECD发布的《教育2030学习罗盘》。它明确了四种基础——身心健康、数据与数字素养、识字和计算能力、社会和情感基础,且具有双重意义:既是年轻人和儿童能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罗盘,同时也是未来PISA测试指标和教育评估的罗盘,积极响应了世界各国对当下教育评价公平性的关注。

而当教育评价发生积极改变,我们还需要思考,什么能够驱动指向未来的、强大而公平的学习?

Yuri女士提到,许多人认为探究式学习能够推动这种学习,或者促成更好的学习结果,事实上,这中间的逻辑并非那么简单。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本身是正确的,而只有具备良好的指导、设计框架以及学习氛围,才能够产生积极的结果。据OECD的国际数据反映,到底怎样的探究式学习才是积极有效的,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

  • 约翰·韦兰德(John Wayland):校本课程中的评价创新
  • 英国格伦顿小学校长

约翰校长说,“我们的学生身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世界环境中。它一直在变化,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将与学生长大后的世界非常不同。当我想到他们在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的时候会做什么时,我真的很困扰。因为,我很担心他们能否做好迎接未来的准备。”

但教育工作者的评价标准将会决定学生如何发展,未来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很难预测,除了阅读、写作、数学等之外,如果我们能教会孩子们关爱他人、勤于思考、思维开阔、敢于冒险……他们一定会适应未来的变化。当我们以心理健康作为评价标准时,学生就会均衡发展,为更好学习做好准备,适应任何职业、挑战或情况。最重要的是,作为教育者,我们该播下种子,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个人技能和天赋。这样,他们就会发现了自己的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这样一个世界。

  • 王殿军:基于行为记录大数据的K1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清华附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借鉴了国际的理念,并基于中国国情的一种综合的能力的评价系统,希望有机会能够撬动中国应试教育局面,让中国未来也能够培养出具有全球创新力、能够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

其评价模型经过不断丰富,对学生的观察记录的评价包含9个模块、46个维度,涵盖学生校内外成长全过程的所有重要领域。观察记录数据提交的主体会因模块和维度的不同而不同,有些需要学生本人直接提交、有些需要教师或学校有关部门提交、有些则能够最终靠其他途径自动导入。

但同时,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中国教育之痛,所以用评价改革促进中国教育水平的逐步的提升,意义深远。

代结语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作为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代结语演讲嘉宾,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一个宏观的哲思话题——站在未来的社会,思考今天的学校。

他首先从大历史的角度给大家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可能样子。他说,我们大家可以从宇宙的光线中看到整个宇宙的历史,可以从地层的化石中看到整个生命进化的历史……我们也可以从大历史的走向,看到未来社会的样子:

  • 知识暴涨奇点来临。
  • 科技发达头脑简单。
  • 地球变小世界变大。
  • 物质有限创造无边。
  • 能力升级福祸相依。

那么面对这样的未来社会,学校该怎么应对呢?倪闽景给出了建议:

最后,蒲公英教育智库李斌总裁及其团队登台,对参会者和演讲嘉宾表示感谢,本届年会也随之拉上了帷幕。

再见成都!2020,我们广州再见!

PS:无法到现场参会的朋友,可以购买中国教育创新年会U盘,观看本次年会现场详情,欢迎订购!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

责任编辑:

声明:本站所发布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但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