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一教育网资讯正文

常识焦虑年代拿什么来解救咱们的中心竞争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18 18:15:41  阅读:9053+ 来源:自媒体 作者:本道乾元

原标题:知识焦虑时代,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查理·芒格

一、读了那么多年“书”,为什么还是爱不起来?

一个人从6岁上幼儿园到22岁大学毕业,期间16-17年的时间每天都在和书本打交道,但我们在毕业季的大学校园里经常能够正常的看到这样的景象:卖书、扔书、撕书、烧书,成了波澜壮阔的夏日一景。有多少学生在踏出校门那一刻曾对天发过毒誓“老子这辈子再也不读书了……”。

敢情一个对读书充满向往的孩提之童在校园里和“书”朝夕相伴了这么多年后,最初的向往竟然最终演变成了歇斯底里的仇恨和毒咒。书之过?人之过?

我们眼见:有多少成人自己特别讨厌读书,却天天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要好好读书,说得容易,你怎么不多读几本试试?”

当踏入工作岗位后,以为终于可以独立自主了。但身边也免不了时不时传来“要多读书”的规劝,像唐僧的紧箍咒一样,令人一听头皮发麻。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听了这样的“教训之言”,自己已经没有了年少时“顶嘴”的劲头了,往往自己在理智上也是绝对认同“要多读书”的,奈何情感上就是无法接受,知行始终无法合一呀,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搞得人整天都在情感和理智之间左右徘徊,不知是该听从于情感,还是该屈服于理智。当然人是一种理智动物,理论上应该听理智的。但人首先是一种情感动物,所以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还是听从了情感的召唤,把书扔到了一边。可见:再有道理的说教也干不过人的情感诉求。

不信你看: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成年人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2018年我国成年人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6.3%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有37.8%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41.5%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而同时日本人均年阅读量40本、韩国为11本、法国为20本、以色列为60本。

我们都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朝历代先祖都十分重视教育,按说不该如此。祖祖辈辈都有人用“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车胤和孙康来激励儿孙们读书,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就是:这样的激励效果极差,以至于所有人都把读书和痛苦建立了条件反射关系,一提到读书就头疼紧张,不是就是犯困打盹。杜甫都有诗曰:“酒是治愁药,书是引睡媒”。任你放在眼前的是多么深刻多么有趣的书,就是难以勾起读书的欲望。在老百姓眼里,读书似乎是天下第一等的苦差事。爱读书的人都像是有自虐倾向,即使那些手不释卷的人在骨子里对“书”也是爱恨交加,爱是因为书在有些时候确实很有用,而恨是因为实在不想去面对它,恨得牙痒痒,但又不得不去面对它,这样的一个过程太痛苦了。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学习原本充满乐趣,学得久了就变得痛苦了,可痛苦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无论古代私塾的学习,还是当今小学中学里对语、数、外、物、化、生、史、地等科目的学习,其实都是一个人认知能力的底层建设工程,就像要建一幢摩天大楼,必须深挖几十米来夯实地基一样。如此重要的学习过程,为什么最终会让学生对其产生厌恶感呢?我想原因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与这些基础知识教育建立条件反射链接的一直是“痛苦”情感而非“兴趣”培养。一个孩子自出生以来,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孩子的这一天性,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几乎没有被得到承认。很多家长之所以把孩子送进学校,初心并不是因为想让孩子早一天进入学习状态,而是“终于把这熊孩子送进了牢笼里”。老师也因为学生太多,经常顾此失彼,再加上教育理念老旧,故而只会采取约束、限制、批评、训斥的管教方式,哪里还顾得上激发孩子的“兴趣”?和保住饭碗相比,孩子的“兴趣”又算得了什么?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曾用狗做过一个实验:把狗关在一个笼子里,在笼门上通电,每当铃声响起,狗受到惊吓想要夺门而出的时候,就会遭到电击。屡次尝试,无一次成功。久而久之,狗便不再做出笼的尝试。即便是心理学家打开笼门,撤去电击,铃声再响,狗也只会爬在笼子里一边哀鸣一边忍受电击,再也不会往外跑了。这种现象被称为是“习得性无助”。

可以想见,我们的大多数人在孩提时代对很多事情都有着强烈的求知冲动,脑子里总是充满着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经常把那些功底欠佳、教学方法匮乏的老师搞得灰头土脸,冷汗直流,这些老师当然并不懂得什么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答案的教学方法。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为尊者的尴尬,老师第一要务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训练学生先“听话”,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不讲的就是不重要的,不重要的就是不必学的,不要随便问一些奇葩的问题,要不然就是脑子有问题。孩子屡次尝试,不仅得不到解答,还会被点名批评叫家长羞辱,被说成是调皮捣蛋或“孺子不可教也”。好了,天长日久之后,学生对提问变得“习得性无助”了,谁还会提问。这样一个时间段,任你老师在讲台上再问一百遍:“对今天讲的内容,大家还有没什么问题?”学生此时也只会沉默不语,根本提不出什么样的问题,因为提问的能力在绝大多数人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连根拔掉了。

学习之所以痛苦,根源首先在于大多数老师骨子里认为教学工作很痛苦。老师传递给孩子的全是“痛苦”,老师都鲜有教育育人的愉悦之感,学生哪来的求知解惑的兴奋体验?每日与孩子们建立紧密链接的都是“痛苦”,孩子不懂也不敢随便问,战战兢兢怕老师骂,哆哆嗦嗦见老师就躲,这样的学习有何乐可言?不苦才怪!既然痛苦远大于乐趣,避之唯恐不及,谁还愿意往上凑呀?所以说:热爱教育才是当老师的第一标准。无热爱,不可以为师。

2、应试教育严重脱离生活实践,教师无法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建立关系。说起应试教育这个事情,中国人的情感都很复杂。人人都烦考试,不仅学生烦,老师也烦,学校也烦,尤其像很多明星学校那样,月月考,月半考,大考小考连绵不绝,所有人都考糊了,考疲了。可是不考试,又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以考代教,以考代管,教育变成了无解的悖论。

如今的应试教育总体上还不如古代的科举考试。古代的科举多少还有自由发挥的余地,科举考试只是由主考官出一个时论命题,然后各考生们自由发挥自己的观点。虽然必须在四书五经的原理框架内解释生活事件,但多少也算是个人观点,每个考生的论点、论据、阐述方法都是各不相同的。虽然从今天的时代回望,四书五经的很多教条还十分值得商榷,但它无疑是最具含金量的智慧总结。而如今的教育,就是做题,所谓的客观题都有标准答案,文科类的简答题、理科类的计算题都有标准答案,只有八九不离十时才能得分,完全没有想象力,也容不得你有个人观点,以至于多少老师和学生靠押题、背题来得高分。这样的教育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远比传统的四书五经教育要刻板且深远得多。

笔者也是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刀山火海中一路连滚带爬地趟过来,高中时自我意识懵醒,开始追思“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文史类科目多少还有点兴趣,因为学到了可以解释生活中很多事情。但为什么要学物理和化学,比如:牛顿三大定律、麦克斯韦电磁定律、数不尽的化学方程式,似乎很难把它们和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始终不知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完全搞不懂父母花那么多钱供我上学,老师唾沫星满天飞地讲课,我自己整天也起早贪黑地学习这些东西,除了参加高考,还能对我有什么用?能替我解决哪些生活问题?根本就联系不起来呀。如果仅仅为了考个高分博取老师一笑,这代价也太大了吧?那时还流传一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怎么可能,我看学了也没啥用,怎么可能靠它们走天下呢?老师也从来不会讲这些知识怎么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我想应该是连老师自己都未必清楚物理和化学到底能有啥用吧。这样的困惑,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呀,久久得不到解答,也就慢慢丧失了努力学习的动力,学习便成了坐牢挨日子。

各位大人们,如果是因为孩子还是个孩子,就只让其知其然,而不告其所以然,只教给一些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那么孩子永远都只会机械学习,而不会建立知识和生活的关系。如果你不把他从小就当个成人来教,那么他永远都会是个孩子,即便是长大成人,也还是个孩子思维。

多年后,我在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专著《多元智能理论》中看到这样的观点,刚好暗合了我那时的困惑:判断一个知识点有没有被掌握的最好方法,不是看学生能不能用它来解题,而是要看学生能不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时至今日,我们经常也可以在网络看到一些文章讨论“该如何回答孩子们‘为什么要读书’之类问题的文章,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答非所问。我想如今的家长,突然有一天被孩子问到“我为什么一定要读书呀?”也一定是一个头八个大。所以,那些宝爸宝妈们,最好提前就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因为你的孩子迟早有一天会向你提出此问题的,免得你到时候又着急忙慌地用 “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找好工作……”之类的陈词滥调来搪塞你的天才孩子。

学习本是满足自己求知欲和好奇心、开发自我潜能的一种方式,本身应该是充满乐趣的过程,越学越通透,越学越明朗的,即便是要忍受些许的寂寞和孤独,也完全能在与智慧的交互中获得足够的补偿。整天学习那些既“无趣”也“无用”的东西,别说是孩子,成人也不会有多大感觉。之所以痛苦并不是因为学习本身是痛苦的,或因知识是无聊的,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一直都错误地定义了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把学习当作讨好他人的手段,当作向领导交差的任务,当作博取世人艳羡的方法,那确实是苦不堪言。

三、开卷未必有益,不要在盲目的博览群书中迷失自我

“开卷有益”也是我们从小就能接受到的教育思想,意思是:只要读书,就是有好处的。是的,在古代那种书籍很少、门类单一、生活方式简单的时代,是这样的。能克服重重阻力费劲写出来的书,都是作者经过多年生活积累、思想提炼、反复斟酌后的智慧结晶,能写书的人都是真正的知识精英阶层,书的含金量很高。另外,农业时代生活方式简单,意识形态单一,无论你想开什么卷,翻来覆去都逃不出那几本常读常新的经典书籍,如: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唐诗宋词等,全国人民读了几百上千年。

但如今时代不同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大融合、意识形态多元化、学科门类急速裂变,出版业和数字传媒高度发达,印刷书籍和数字图书满天飞,书籍的获取越来越便捷,但同时书籍的品质也越来越参差不齐,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理解“开卷有益”已不合时宜了。专业化分工成为必然选择,而且任何一个学科,常人看起来没什么,但要真的打开了那扇门,看到的都会是一片汪洋大海。如果见书就读,立志成为“通才”,企图几十门学科领域都有所造诣,绝对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很多不读书的,同时也有很多天天都在读书的人。有很多人越读越智慧,也有很多人是越读越混沌的。无论是对那些从不读书的人来说,还是对那些整日“刷书”的人来说,迷失自己都绝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君不听有这样的话:你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古人也有: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做起事来抓耳挠腮。这些都完全偏离了读书的初衷。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确实便利了人们的需求供应,有没有书读早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了。尤其是对已经踏入社会的成年人来说,无论读不读书,你所要付出的代价都不小,尤其是时间成本。这个时候,你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读不读书”的问题,更要面对的是你对读书的元认知,也就是“该读什么”、“该如何读”、“为了什么而读”、“读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而真正的博览群书,不是漫无边际,而是有着清晰的方向和目标,有着非常坚实的发展主线,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内博学多才,如果学有余力再多从别的领域借力以发展自己的主业。如果不加选择、不讲方法、不问目的,忘记目标,那在博览群书中迷失自己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四、学习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拥有知识,而是为了塑造能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过去总说“知识就是力量”,意思就是拥有知识就是拥有力量,无论是改变环境的力量,还是管理别人的力量,亦或是提升自己的力量。但事实上,这种说法放在如今“信息共享”“人工智能”的时代,也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书呆子”拥有的知识比别人更多,但往往力量是最弱的。普通人的大脑再能过目不忘,也比不过一台可以联网的电脑。如今,知识平民化,知识阶层的人口规模在迅速扩大,知识不再是贵族阶级的垄断特权,愚民政策也早已不合时宜,这个时候比的早已不是谁拥有的知识更多,比得是谁加工知识的能力更强。静态的知识只能是一种信息,知识只有动起来才会产生力量,而动态的知识实际上就是指知识的加工能力,本质上就是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在知识极大丰富的现在和未来,知识搬运工的工作价值百科已远远比不上让知识发生化学反应所带来的价值百科,未来的价值百科创造依靠的是知识工作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根本不是靠简单地多死读几本书就可以塑造出来的。

“独立思考”能力是一种对知识进行精研磨和深加工的驾驭能力,是让知识在头脑中进行全面整合产生核裂变的能力,是一种能真正指导生活实践进行创新创造的能力,是一种渗透着独特个性和无法被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但对在以应试为目的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独立思考”恰恰是最缺乏的,也是最难被重新培养的。应试教育培育出来的是“知识搬运工”、“复读机”和“机械记忆能手”,他们学习的唯一目的是为了答题,为了把课本上的知识点搬到考卷上,是为了讨父母和老师欢心,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在家听父母的,在学校听老师,在单位听领导的,这就是他们常年累月被灌输的生存法则。他们的认知判断、情感诉求、个人愿望,在幼年时就被父母和师长时刻监控,一有冲动立刻打压,一有苗头立刻掐灭。于是,他们早已在潜意识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信念:这个世界上最最不该听的就是自己的, 连胡说八道的“鬼话”都比自己可信。

虽然我们口口声声在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无论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行为上都从不曾信奉“性善论”,反而是在时刻提防着“人性恶”的露头,最后把好好的孩子都培养成了真正的“恶人”,讨厌学习,厌烦父母,远离老师,搞不清楚自己是谁,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无力应付生活变故。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效应”。

为什么?因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已经在日复一日的埋头苦干中忘记了学习的初衷:学习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拥有知识,而是为了塑造能独立思考的能力。除了极少数的大教育家能时刻把握学习和教育的本质外,大部分 “人民教师”对这个问题也是懵懂无知的,再在现实的重压之下,最后干脆连仅存的那一点点正确理念也丢弃得一干二净,在应试教育中把学生逼到了学习本质的反面。这些错误的做法在过去的时代也许还能糊弄,到如今简直成了人生灾难。当学生踏出校门的时候,真正的学习才不得不在到处碰壁中“从零开始”。十几年学校教育的经历,给每一个人将要适应社会提供的到底是“助力”还是“阻力”,值得每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独立思考”。

五、深度阅读是成年人成本最低,最能调动主动性的学习方式

说起成年人的“学习”,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可以报培训班、上网课、听书、看电影、参加沙龙、和人聊天,当然也少不了读书。只要你想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学。

学习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听书、听课、看电影、看电视、参加沙龙都是常见的被动学习的方式。而阅读却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度程度最高的一种,是需要阅读者时时刻刻控制自己注意力的学习方式。它需要阅读者高度自律,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漂移”,积极调动自己大脑的认知资源,主动去琢磨和领会作者的原意,只有这样书本里的文字才能真正“活”起来,也才能形成与作者的隔空对话。

而阅读大致可以分为泛读和精读。泛读通常速度比较快,求得是能知其大概意思,基本不对文意进行深加工,对著作的理解停留在较为表浅的层面,比如说,读一些琼瑶言情小说、网络软文、大众读物、普及性读物、学科扫盲类读物、大多数畅销书籍等只需要博观约取即可,用不着对每章每段都细细琢磨,重复阅读的必要性不大。很多时候,只要能抓住一两句话或一两个关键词,这本书的价值百科也就算是见底了。

精读,也可以叫做“深度阅读”,顾名思义,书读得比较精深,读书人不仅要追求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把握著作的主旨和思想轮廓,对著作的精细微妙之处也要有所洞察,不仅要知其表达出来的文意,还要去体悟未被表达出来的精髓,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往往需要投入比较多的精力和心思,为了读透一本书,往往还需要读很多其他的扩展书籍。比如:读《论语》、《史记》、《资治通鉴》、康德、尼采、弗洛伊德、彼得·德鲁克的书,就不能泛读,必须采用反复精读的方式。因为精读都尚且难以理解真正的意思,泛读更会不知所云了。

泛读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展知识面,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注意,这里说的是“信息”,不一定是知识。之所以说是信息,是因为这样获取的信息可以让一个人看到世界的五彩缤纷,开阔眼界,增加谈资,却不见得能提升你的认知水平,也不能帮你解决什么根本性的生活难题,因为这种方式并不对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和运作原理进行追根究底。而精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读者的思维能力,包括洞察问题、解释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控制问题以及纠偏问题的能力。用这种方法读书,既是知识的摄取过程,同时也是知识的深度加工过程,还是与已有知识建立深度链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判断、鉴别、甄选、过滤、萃取、扬弃、琢磨、融合、内化、创新、创造的思维动作,这本身就是一个人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过程。

泛读和精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区别业余读者与专业读者的方法之一。业余读者大多是泛读,好读书不求甚解,不读太过艰深的书,通常是率性而为,碰到什么就读什么,想起了就读想不起就不读了,也没有十分明确而坚定的读书目的,兴趣是他们的阅读动力,读书对他们来说更多是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并不是要追求某方面能力的快速提升,更不是为了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而专业读者的精读通常要对阅读行为进行比较明确的规划,比如:哪类书必须读,哪类书不必读,哪类书可读可不读,计划投入多少时间,读到什么程度,预计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读书前要做什么准备工作,读完后要做什么收尾工作,如何进行转化和变现、隔多久之后再重读等都有一定的思考。读书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方式,也是他们认识世界、融入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通过提取经典书籍的核心思想来深加工出自家独创的理论和工作方法,进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就是一个人未来有所建树的核心竞争能力。

六、未来的竞争,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AI之间

时下,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等新概念满天飞,着实把原本已经神经衰弱的人们搞得更加焦虑难耐。所有对这些概念略有所知的人都在担心,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什么时候就会颠覆我们现有的工作方式,有多少工作岗位会被AI机器人所取代,诸如目前的记者、出纳、司机、文员、保安、保洁、话务员、服务员等岗位还能在人的手上存留多久?如果近在眼前,那么养家糊口就变得更艰难了。

是的,按照技术发展的趋势,这些低附加值的工作岗位必然会被机器所取代,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新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是为了释放人的潜能,而不是为了吞噬人的潜能。新技术在取代一大批低附加值的工作岗位的同时,又会创造出更多的高附加值的工作岗位供人选择。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人来说,你能否顺应这股发展的浪潮,顺势登上更高的职业台阶呢?AI 可以取代你的工作岗位,但它能不能就此取代你呢?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答案不在AI,而在于你自己。李开复在他的《人工智能》一书中说到一个观点:AI的发展,就是在逼迫人类不断地探寻自己的本质。作为人来说,你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你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才不会被AI技术所放逐呢?这才是你作为人类一员的独特价值百科所在。AI虽然“神通广大”,可以轻松取代人类现存的很多工作岗位,但它不可能取代人类。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潜能会被释放,同时人类的需求也会被激发,行业细分会更加厉害,个性化的诉求也会越来越旺盛,每个人都会找到一个细分领域来实现自己作为人的服务价值百科。每一个人既是个性化服务的提供者,同时也是个性化服务的消费者。而那些共性的、结构化的、格式化的、标准化的、重复性的、流水线式的工作内容无疑将是AI的专长,在这一点人是不可能争得过机器的。那么,要想在AI时代,不被淘汰,那你就必须去探索到底哪些工作是只有人能做而机器做不了的,什么工作只有你能做而别人做不了的,什么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你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根本无需为AI时代的到来而恐慌,反而应该是更期待才是!

反过来说,水涨船亦高,当绝大多数人的职业发展都会因AI的到来而实现升级换代之时,如果你还想固执地抱残守缺,企图采取“鸵鸟政策”或想靠个人力量来对抗AI的冲击,以求保住目前正在做的低附加值的工作岗位的话,那么结果一定非常惨烈,你没有赢的可能。AI吃掉你,也是分分钟的事。

AI的发展,在不断地逼迫人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重新思考、重新定义和不间断地迭代。若跟得上,你将会越来越优秀,将会跟越来越多的卓越人士为伍;若跟不上,你不仅会输掉与AI的竞争,你甚至连与人竞争的机会也早早都没有了。

这是人类发展又一次上台阶的时代,这股浪潮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主要看你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既相对于AI,也相对于人。

七、这样读书,才能轻装远行,才能建立职业上的核心竞争力

上面已经说得很明白,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有赖于他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来源于经年累月的“深度阅读”的训练。这种训练,不是别人督促你,而是自我驱动下的刻意训练。没有自我驱动,你不可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更不可能建立起核心竞争力来。

那么,对于已经工作多年,废弃多年的成年人来说,到底该怎么读书才能拯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你不妨可以尝试按以下的思路实践:

第一步,书当然要读,但绝不能瞎读,一定要先瞅准方向——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想去的那个地方。学海无涯,回头是岸。爱读书固然是好事,但若漫无目的地读下去,就是再给你八辈子的时间,你也不可能看得完世上所有的书,何况你只有几十年的时间。那作为知识工作者,这个方向是什么呢?对不起,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人能告诉你,你只能自己去找,只能扪心自问。这个方向并不是让你罗列自己生生不息的欲望清单,而是要你去大刀阔斧地做减法。《道德经》说:“少则得,多则惑。”你需要在最后筛选出自己最不能减掉的那么1-2个方向,切不要贪多。但不管最终结果是什么,这个方向一定是那个能让你朝思暮想、念念难忘、做梦都渴望有所建树的领域。如果有人说“我根本就没有什么极度渴望的发展方向”,那么你首要的任务便不是找方向,而是先找回自己——做自我探索,找到那个迷失已久的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重大意义,每个人都有,你也不例外。去找吧,别辜负了你的韶华人生!自我探索,寻找人生方向,本身就是一场独立思考的过程,这也是作为知识工作者的本质所在。

第二步,瞄准方向,寻找榜样——找一个领域内的世界级大师做你的精神导师。每一个细分的专业领域都暗藏了数不尽的顶尖高手,他们一直在你的世界之外默默探索着,只是你从不曾关注而已。按照你确定的方向,把他们一一都找出来。比如:中国儒家学派的孔孟朱王;西方哲学界的尼采、康德、叔本华、海德格尔、罗素;管理学界的德鲁克、约翰·科特、大前研一;心理学界的弗洛伊德、罗杰斯、塞利格曼;物理学界的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经济学界的亚当·斯密、萨缪尔森、凯恩斯;投资界的巴菲特、查理·芒格、乔治·索罗斯、孙正义;文学界的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村上春树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之,一定要找世界范围内顶尖的大师,要尽量避开那些不是顶尖大师的人,眼光不要局限于眼前的人和事遮蔽,也不要只局限于当代活着的人。很多大师的成就几百年无人超越,这样的人做你的精神导师,足以让你受益无穷。这样一个时间段,普通人要克服的一点是“敬畏之心”,不要因为他们太高深太伟大了,以至于自己敬畏得都不敢伸手去翻他们的著作,生怕对他们了解越多,自己越感到渺小无力。大可不必如此,再伟大的人物也曾经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没必要望而却步。

第三,开足马力,有计划地全力精研世界级大师的书。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民国时的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陈寅恪就“只读经典”。想要真正地提升自己的认知深度和视野高度,读大师经典是必经之路,也是首选之路。适合某个特定领域的经典书籍,其实也并不会太多,选书买书也不必花费太多心思,更不用有担心选错书浪费时间的顾虑了。在拜读这种高含金量的经典著作一事上,少就是多,慢才是快。真正读懂一本经典大作,收获绝对会远远超过普通人读几百本大众读物。

很多人会担心读不懂,怎么办?刚开始读不懂再正常不过,但不要因此就放弃。只有你读不懂的书,才能真正帮助你拓展认知能力。而那些一读就懂的书,又何必去读呢?据说,当年哲学家海德格尔跟着他的导师胡塞尔已经学习了六年哲学,但依然读不懂导师的书到底在说什么,后来有一天终于读懂了,发现了老师在哲学思想上的巨大问题,随后便构建了与导师完全不同的哲学体系。

第四,方法上无他,反复研读,反复琢磨,相互印证。这些经典书读起来没有几乎找不到世俗的趣味,却能赋予读者一种高雅的通透感。对初读者来说,这些书往往异常的艰涩难懂,所以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读书计划。不要求快,但也不要被一两句话绊住止步不前了,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节奏。常读常新,越读越深,才是领悟这些经典最佳方法。

在读书方法上,还可以借鉴古人。孔子韦编三绝读《易经》,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一书不尽,不读新书”,文学大家巴金“把一本好书读够100遍”,说得都是读经典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千万不可用速读、泛读、跳读的方式去读这些经典,不可把这类书与言情小说、娱乐八卦、大众读物相提并论,否则便是对原著的糟蹋了!

第五,提炼大师的精髓思想,通过反复践行内化于心,转为己有。每读一本大作,可以尝试从思想轮廓、从逻辑结构、从概念论点、从论据元素、从行文脉络等角度对其进行解构和重组,掰开、揉碎、黏合起来,再换个方法接着再掰再揉再黏合,如此反复数次,最后将大师的思想转化成自己的思想了,此时如果有兴趣,可以撰写成文。所谓经典,常读常新,绝对有必要再过一段时间后,返回头来重读,检验自己的理解有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的思想都是为了指导人类生活实践,你也可以大胆地在实践中对大师的思想和自己的感悟进行检验。

如此坚持下去,过不了多久,功利浮躁之心也就在经典的洗礼中被洗涤殆尽了,你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浮现出来了。

这样一个时间段,你还怕什么呢?

八、总结

在你无所成就的领域,必定有你所不知的客观规律。贫穷是可以原谅的,无知是可以克服的,唯有懒惰是不可饶恕的。切不要因为懒于学习、惰于思考、疏于行动而让自己的一生都陷入无知和贫穷的黑暗旋涡中。

在不确定的时代,“知识焦虑”是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但焦虑终究不能被“焦虑”治愈,必须用“确定”来治愈。在所有不确定现象的最深处,一定存在着某些相对确定的认知规律。探知到这份确定的规律,再去灵活应用,便是我们读书的真正目标。

只有这样读书,我们才能轻装远行,才不会沦为知识的奴隶,才不会在皓首穷经中蹉跎一生。也只有这样读书,才是真正有价值百科的阅读,才能享受到求知的乐趣,才能夯实我们在职业发展上的核心竞争力。

声明:本文系西安本道乾元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贾思哲原创,若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道乾元,企业文化力建设专家

责任编辑:

声明:本站所发布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但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