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一教育网资讯正文

他曾是全村人的期望16岁以398分考上哈工大现在靠低保日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10 21:03:04  阅读:2645+ 作者:责任编辑NO。卢泓钢0469

咱们在平常日子里常常听人说起一句话,“你是全村的期望”,描述这个人在某个方面,是全村最有长进的,未来有或许给村里争气添彩。而咱们也常常听到,某某人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某某人是全村第一个发家致富的,他们是全村人的自豪。

而今日要给咱们伙儿一起来共享的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从前也是全村人的期望,他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并且仍是名牌大学生,最终的结局却让全村人唏嘘不已。

故事的主人公叫刘汉清,江苏泰州市兴化戴南镇双沐村人,1964年出世,现在现已是一位55岁的中年大叔。这位刘汉清,从小十分聪明,在村里一向被人称为神童,读书效果也十分好,咱们都十分喜爱他,爸爸妈妈也一向以他为荣。

1980年,16岁的刘汉清参与高考,以398.5分的优异效果,考上了其时全国重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专业是建筑材料系热处理,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在其时那个时代,能考上大学就十分了不得,更何况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这种名牌大学,登时引起了颤动,一时刻成为远近各村里最大新闻。

很多人认为这个天才少年将来必定出路无量,必将成为村里人最有出路的人,是全村人的自豪和期望。而刘汉清最开端也没孤负咱们的期望,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后,一向坚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状况,前两年每年都是效果优异,是同学眼中的学霸,教师眼中的好学生。

无巧不成书,有的人终身中,或许仅仅不经意的一个小改动,或许就改动了他终身的轨道。关于刘汉清来说,也是如此。改动刘汉清终身命运的是一篇文学著作,那就是徐迟的陈述文学著作《哥德巴赫猜测》。

这篇著作发表于1978年,文章的主人公是闻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其时这篇文章出来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陈景润热潮”。但在其时,对刘汉清来说,还在读高中的他,底子没有机会接触到这篇文章,也没听说过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测。

但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后的刘汉清,大三的时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图书馆里不小心看到这篇文章,一向有数学天分的他,深深被这篇文章招引了,这篇文章就像是一把钥匙,登时翻开刘汉清心灵的一扇窗户。从此,刘汉清将悉数的心思就扎进了数学的海洋里,一切的时刻悉数用来研讨“数论”,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扎进“数论”里的刘汉清,很坚定地确认了自己的研讨方向“质数在自然数中的散布”。刘汉清越“啃”越觉得其间奥妙无穷、趣味无穷,并立志“要比陈景润做得更好”。所以,刘汉清每天将一切的时刻悉数花在了数学上,简直到了张狂的境地,每天最多只睡一两个小时。

也是因为这种张狂,刘汉清的其它课程悉数旷费,在考试的时分简直都亮了红灯。教师和校园找他屡次说话,他却怎样也听不进去。最终,因为多门课程挂科,刘汉清无法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最终只能退学回家。

很多人认为退学后的刘汉清应该清醒地认清实际了,因为那时分他在数学上的研讨依然没有一点效果。但刘汉清好像现已着魔,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几年前仍是全村人的期望,现在退学回家,却成了全村人的笑柄。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屡次找他说话,苦劝无果,其他好心人也来相劝,但好像没有人可以将他从数学的国际里拉出来。

跟着时刻的推移,三十多年过去了,刘汉清不只没有在数学上获得任何效果,自己的年岁也渐渐变大。而他因为没有一点作业,也没有成婚成家,每天在家里仅仅研讨他的数学,爸爸妈妈也在渐渐变老。最终,当地政府看他没有一点收入来历,并且未婚未育,给了他一个低保名额,每月400元日子费确保他的基本日子。

从现在来看,刘汉清显然是一个悲惨剧,从从前的天才少年,到现在落魄的中年大叔,一事无成,无儿无女。刘汉清的故事一起也告知咱们,对数学感兴趣自身是没有错的,究竟酷爱学习应该是值得每个人尊重的工作。但像刘汉清这样痴迷于数学,乃至走火入魔,彻底活在自己的国际里,显然是不值得发起的。

关于刘汉清大起大落的人生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欢迎沟通。

声明:本站所发布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但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