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一教育网资讯正文

每周教育舆情调查义务教育减负一刀切需纠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08 15:51:51  阅读:9711+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一、每周教育热门TOP10排行

本周教育舆情热门集中于教育方针发布、根底教育办理、高等教育开展等方面。其间,“南京减负方针引家长不满”“浙江‘减负33条’”等义务教育减负论题引发媒体要点重视。

监测显现,在10月30日至11月6日,本周教育热门TOP10如下:

(数据来历: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监测周期:10月30日—11月6日)

热门事情解读

舆情传达态势:热门事情频发引言辞聚集

10月28日,新蓝网报导,浙江省教育厅等14个部分联合起草《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作业实施计划(征求意见稿)》(被称为“减负33条”),其间“中小学生晚9、10点后可拒绝完结作业”等内容引起热议。10月29日,微信大众号“格十三”宣布题为《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称,南京减负的各项行动引起家长不满。随即,“减负等于制作学渣”的言辞充满言辞场。10月30日,南京市教育局回应称,履行规则简单化引误解,将纠正误差。中新网、新京报网、财新网等媒体纷繁宣布谈论。在微博端,@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日报等均发声予以重视,论题#浙江中小学生减负33条要点行动#、#南京回应减负是在制作学渣#等阅览量超450万。

(监测周期:2019年10月30日至11月6日,单位:篇)

“义务教育减负”热门词云图

(来历: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媒体以为教育减负切勿“一刀切”

为减负而减负是舍本求末

新京报网谈论文章称,减负是为了教育,教育不是为了减负。各地在拟定减负计划的时分,理应把进步教育质量作为条件。为减负而减负,太过于简单机械。经济调查网文章表明,近年来有不少减负行动导致的成果都与教育初衷违背。课内担负减了,课外担负重了,此消彼长之间,反而导致增负。

“一刀切”的减负与教育基本规律相左

财新网文章称,人是有差异的,而教育的基本规律也是对症下药,减负“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无视这种差异。有必要在校园系统里,对那些有较高希望的学生,对有天资、学有余力的学生,供给多学多教的时机。

课内减负课外增负,家长堕入焦虑

中新网、浙江新闻谈论表明,由于高考指挥棒,校园这边减了负,加压作业就要由家长来做。校园减负乃至导致一些家长在补习班张狂抢位。@新华网、@中国日报微评指出,在配套方针没有跟上的情况下,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减负”得不到宽广家长支撑,实属意料之中。可怜天下父母心,减负还需“接地气”。

减负是系统化工程,需大局统筹

新京报网提出,减负实则是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精确掌握哪些“负”需求减掉的一起,更重要的是改动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进步学生学习功率。中新网提出,面临现下的教育竞技化,从底子上说仍是要变革教育点评系统,打破唯分数论,为学生成才发明多元挑选。新京报网、《广州日报》等文章以为,减负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求在大局层面统筹和谐推动,单靠部分“碎片化”的变革,注定难有成效。

大都网民忧虑减负恐让学生落后

图:“义务教育减负”网民观念抽样

39%的网民表明教育减负和考试选取难度成反比,学生过于放松恐会在大考中落后于人;23%的网民呼吁校园负起职责,削减校外补课才是减负;17%的网民以为教育部分起点正确,支撑减负方针出台;13%的网民表明校园减负了,家长却增负了;8%的网民以为削减作业不是减负的底子,做作业要起到稳固学习的效果,不然也没有含义。

走出减负的“囚犯窘境”需教育参与者自我“增负”

一系列“减负事情”让人们从头审视我国义务教育痛点。教育部表明,给学生减负是要把不合理的担负减下来,并不是下降课程标准,也不是让学生没有一点担负。正如媒体所言,减负的起点是正确的,不该因某些质疑声响,就去不坚定教育减负的大方向。但要有系统观、大局观,在整个教育系统内调试才干有成效。然后防止在“唯考试论”的环境中,形成“谁先减谁落后”的困局。减负的执行或应佐以几项“增负”:一是政府部分“增负”,净化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公正。二是校园和教师“增负”,进步教育水平,夯实教育根底。三是家长自我“增负”,合作减负方针执行,改变应试教育思想,为孩子营建更宽广的学习和开展空间。

作者:舆情分析师 胡阳

声明:本站所发布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但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