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一教育网资讯正文

有选择有收获工资比工作之初翻100倍这位乡村教师发出这感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0-07 23:03:06  阅读:788+ 来源:自媒体 作者:教育与观察

原标题:“有挑选,有收成” 薪酬比作业之初翻100倍 这位村庄教师宣布这慨叹

图①:西藏浪卡子县普玛江塘完全小学在举办升旗仪式。 材料相片 图②: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个女孩在课堂上。 修伯明摄 图③:机器人进校园活动中,小学生近距离感触科技魅力。 材料相片 图④:宁夏海原县第三小学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室里上课。 材料相片

“1977年,我考上大学了”

本报记者 张 烁

1977年末,当听到播送中传出康复高考的音讯,正在黑龙江省集贤县建造兵团插队的尤劲东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改动命运的时机来了!

由于酷爱艺术,北大荒的草垛上,尤劲东不知多少次哼唱着交响乐旋律,农闲时节的田间地头,他不知多少次绘画写生。现在,高考康复了,抱负从未如此实在可达。

但是,谈何容易?连一套完好的复习材料都凑不齐,尤劲东想办法找天南海北的朋友协助,白日抽暇学习,晚上挑灯夜读,他从头拿起讲义,如饥似渴地追赶着。“考试前一天,我坐了3个小时的火车到考场。考场里的同学,有的缺乏18岁,有的却年过而立。”由于怕爸爸妈妈空欢喜,尤劲东没敢把参加高考的事告知他们。

激动人心的一天到来了!1978年8月,尤劲东收到了鲁迅美术学院的选取通知书,他赶忙给爸爸妈妈写信:“爸、妈,我考上大学了!”学生们远离校园多年,再次上课时,对常识的渴求分外激烈。“那时候每到讲座,教室里都风雨不透。晚上10点熄灯,咱们都意犹未尽。”尤劲东说。正是在大学时期,他创作了代表作《人到中年》连环画。

从插队知青到高校学子,再到任教于中心美术学院,尤劲东敞开了新的人生。和他相同,千千万万考生从田间、戎行、工厂走进校园,生长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

回忆起那个年代,尤劲东仍然心绪难平:“康复高考为青年人敞开了改动人生的大门,全社会呈现了尊重常识、尊重人才的习尚,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展开的春天。”

(李清华参加采写)

延伸阅览:1977年,党中心决议康复高考,成为变革开放的先声。当年,全国有570万考生参加高考,选取重生27.3万,我国高等教育开端走上健康展开路途。高考的巨大变迁,正是我国教育跨越式展开的一个缩影。2018年,全国一般本专科招生791万人,毛入学率已达48.1%,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划的高等教育系统。

“感谢国家出台的好方针”

本报记者 赵婀娜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岚安乡,山高路陡,土地瘠薄。2000年2月13日,王志龙出生在岚安乡脚乌村山埂子组一户农人家庭,一家七口仅靠爸爸妈妈种田卖菜的菲薄收入日子。

一晃,王志龙到了上学的年纪,就在家人为膏火忧虑之际,国家、省、州先后出台一系列教育惠民方针,责任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被革除,由财务免费供应教科书、作业本。不久之后,学生养分改进方案施行,每名学生每天可得到4元的养分餐补助,贫穷家庭寄宿制学生每年还可收到1700元的日子补助。实实在在的取得感,让王志龙顺利完结了学业,以优异的成果考入高中。

常识的大门被翻开,对未来的神往也悄然萌发。王志龙无数次躺在田埂上愿望,假如能考上清华大学,与最优异的同学、教师在一起,纵情在常识的海洋中漫游,那该是多么了不得、多么美好、多让人自豪的事啊!

“虽然仅仅一种含糊的神往,但会成为一种鼓舞,一向推着你向前走。”已在清华大学学习日子了一年的王志龙,回忆起几年前的愿望,仍然觉得很美好。

山里的孩子能走出大山,完结自己的愿望吗?转瞬到了高三,跟着高考脚步的接近,国家专项方案资历检查也在甘孜接连展开。这项面向贫穷地区定向招生的专项方案从2012年开端施行。

作为当地建档立卡贫穷家庭学生,学习成果优异的王志龙如愿经过资历检查,也看到了飞出大山,完结愿望的或许。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勤勉结壮的学习,加之国家专项方案保驾护航,王志龙如愿走进心心念念的清华园。

收到选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家人都哭了。王志龙是泸定县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不只承载着家人的期望,也承载着大山深处千千万万孩子的愿望。

王志龙说:“感谢国家出台的好方针,让我有了完结愿望的或许,我要爱惜这名贵的学习时机,不负家人和更多像我相同的山里娃的期望。”

(胡 婷参加采写)

延伸阅览:2012年以来,我国接连发动施行面向村庄和贫穷地区考生的国家专项、当地专项和高校专项招生方案。国家专项方案定向接收贫穷地区学生,施行区域掩盖悉数会集连片特别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要点县。当地和高校专项方案定向接收遥远、贫穷、民族等地区县以下高中勤勉好学、成果优良的村庄学生。3个专项招生方案规划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18年的10.38万人,累计到达47.84万人,开端形成了保证村庄和贫穷地区学生上要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有挑选,有收成”

本报记者 姜泓冰

“教育的价值百科观念、课程理念、教育资源供应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点评方法、校园办理、学段联系都已发作革新。曾经高中最关怀成果,看有多少孩子考上好大学。现在还要考虑学生是否合适大学学习、是否为未来的人生做好了预备。”作为高考变革试点省份,上海的新高考已历5年。说起高考变革为高中教育带来的新变化,百年老校大同中学的校长郭金华慨叹地说:“现在,校园教育仅有不变的,便是‘变’!”

刚曩昔的暑假里,大同中学高二(1)班学生丁家妮只要一个字:“忙!”喜爱编程的她参加了4项机器人竞赛,编程、做机械设计、上网查材料,还有写方案、申请经费,做项目辩论……开学了,她照样忙,立异创业课程、民乐队活动、自愿服务,哪怕晚上七八点钟在校园“加班”,也不稀罕。

“活动满满”,是现在大同中学学生日子的常态。而这,正是始于“3(语数外3门高考科目)+3(选考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考科目)+归纳本质点评”的高考招生新形式。新高考,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做人、学会日子、学会学习、学有所长”。记者问几位学生,考试科目多了、活动多了,新高考是不是更累?共同的答复是:“有挑选,有收成,做自己喜爱的事,累也高兴,值得!”

在郭金华看来,曩昔高中上课是“配给制”,咱们都相同,当今更多是“自助餐”,课程设置更丰厚多样,更有挑选性,更重视研讨学生的生长和展开需求。高考从“3+1”变“3+3”,意味着高中进入“走班制年代”,七成课程要走班,每个学生的课表各不相同,教育办理、课程设计都要全面重构。

在大同中学,理、化、生、史、地、政等选考科目多了分层教育,音乐、美术、体育多了专项分班;本质拓宽课程,每学期开有50多门,供学生依爱好选修。爱好之上,还有更高水平的“专业导航”,包含立异发明创业课程、课题研讨项目和各种社团活动。教师不光要“教育”,还要担任“生长导师”,协助学生规划人生。

拓宽课程与课题研讨多了,缘于新高考关于“高中学生归纳本质点评”的要求。从高校自主招生到归纳点评选取批次,都将显现每个学生整个高中阶段动态体现的“归纳本质点评”列为重要选取根据。按新高考方案,上海高中学生有必要完结60学时自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有了更多走出校门感知社会、了解实际的时机。

延伸阅览:2014年,我国发动自康复高考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变革。2017年,上海、浙江试行新高考。高考归纳变革提出要探究“两根据、一参阅”的选取形式,对一般高中学生选课走班、教育安排、归纳本质点评等提出了新要求。2019年6月,国务院工作厅印发《关于新年代推动一般高中育人方法变革的辅导定见》,总体方针是“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系统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执行机制进一步健全”,详细方针包含“习惯学生全面而有特性展开的教育教育变革深化推动”等。

“教育改动了我的命运”

本报记者 王明峰

2010年6月,家住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乡子洛村的扎西祝玛,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刚满16岁的她才从小学结业,由于家里穷,当地也没有初中,爸爸妈妈急急忙忙给她订了桩婚事。“我知道假如退让,一辈子都要在这个小山村里度过。”扎西祝玛哭了整整一天。一天,清晨4点她就悄然从家里跑出去,沿着山路走了整整两天一夜才坐上大巴车,到县城报名读了初中。

命运如同开了个打趣。由于根柢差,扎西祝玛没考上高中。“悉数又回到了原点,就像被关进了一间黑屋子。村里人对我讪笑、讥讽,爸妈也抱怨我最初不听话,现在仍是只要回家放羊。”扎西祝玛说。

走运的是,“9+3”免费教育方案像一束光给了她新的期望。从2009年开端,四川省每年安排藏区初中结业生和未升学高中结业生到内地免费承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前来宣扬的教师告知扎西祝玛,方案革除学生3年膏火,每月还补助300元日子费,往复校园的车费也能报销。“我又能够读书了!”扎西祝玛眼睛亮了。

在校期间,扎西祝玛享用到了悉数优惠方针,学习成果优异。现在,她已是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员工,还把家安在了省会成都。

在四川,“9+3”免费教育方案掩盖了藏区32个县和大小凉山彝区13个县。10年来,累计招录藏彝区“9+3”学生8万多人,90%以上来自一般农牧民家庭,其间建档立卡贫穷家庭子女占到17%。该方案结业生初度作业率均在98%以上,由此改动人生轨道的青少年不计其数,每个人都有了人生出彩的时机。

延伸阅览:变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展开职业教育放在愈加杰出的方位,确立了大力展开职业教育的方针。2018年,全国共有1.16万所职业校园,中、高职招生达925.9万人,在校生达2689万人。在促进作业方面,中职结业生作业率接连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结业生半年后作业率超越90%。在服务工业、现代制造业、新兴工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为国家经济社会展开供应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

“村庄教师心里暖洋洋”

本报记者 王锦涛

“现在,我的薪酬比作业之初翻了100多倍,每月还有550元的村庄教师补助。咱们村庄教师心里暖洋洋!”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第三中学初中部语文教师孙有喜说。

这是在云雾旋绕的祁连山下,小镇静寂,细雨霏霏,校园里书声琅琅。

“我老家在大红沟镇,也在祁连山下。”孙有喜说,1990年结业后,他被分配到其时的哈溪镇龙滩初中。“全校数间土坯房,有教室,也有教师宿舍。宿舍两人一间,支起木板床,架上火炉子,便是悉数家当。”孙有喜说,那时的薪酬一个月72元5角,还要拿出40多元钱交伙食费,“刚够养活自己”。

薪酬菲薄,可孙有喜对教育的酷爱适当深沉。哈溪镇不通公路,孙有喜就买了辆摩托车,骑行数十公里去家访。从三伏烈日到数九严冬,孙有喜记不清走了多少趟。成家后,老婆孩子在县城,他就一个人在校园,周一来、周五回,循环往复。

孙有喜的工作桌上,足足放着40多本荣誉证书,有甘肃省“园丁奖”,也有“甘肃省村庄骨干教师”。“荣誉证书是对我村庄教育作业的必定,既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更鞭笞着我不敢松懈。”孙有喜说,扎根村庄30年来,他培育出了上百名大学生,这是自己最大的荣光。

村庄教师有庄严,村庄教育才会有未来。“自2012年以来,咱们为村庄校园新建教师周转宿舍336套,并执行每人每月均匀不低于400元的村庄教师日子补助。”天祝藏族自治县教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全县村庄教师月薪酬比城区教师均匀高出850元。

“现在好了,薪酬有补助,宿舍有暖气,吃饭有食堂!”孙有喜慨叹地说,“村庄教师的心暖了,村庄复兴也有了守望人”。

延伸阅览:2015年,国务院工作厅印发《村庄教师支撑方案(2015—2020年)》。进步村庄教师日子待遇,一致城乡教员工编制规范,职称(职务)评聘向村庄校园歪斜……这份专门指向村庄教师队伍建造的方针文件,旨在让村庄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此外,为了给村庄教育继续输入新鲜血液,2012年以来,“特岗方案”在中西部省份共招聘51万名教师,万名教师支教方案、“三区”人才支撑方案教师专项方案等为“三区三州”等贫穷地区弥补教师近25万人。

责任编辑:

声明:本站所发布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但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